新的一天,从扛起锄头去地里干活开始。

这会儿才早上六点过,天已经亮了一个小时了。

让舒子英在家看着小石头,她出来干活。

使唤小姑娘切菜做饭她还能安慰自己,这些事情总是要学的。

不是为了谁而学,是为自己学的。

难道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就不吃不喝吗?可以不做,但不能不会。

这些都是生存最基本的技能,不管男女,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只不过即使社会发展了几千年,人们还是普遍地觉得这是女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没有谁天生就应该为了谁做什么,学习生活技能,一定是因为要让自己有自理的能力。

不管是现代的洛云宜,还是古代活了快四十年的洛云宜,自己翻地的经历都不多。

不会啊,那就学啊,慢慢挖就是。

戴着手套拔掉一部分南瓜藤,清出一块空地。

被南瓜藤覆盖的土地,土质松软,不是很难挖。

估摸着距离一排挖五个浅坑,一共挖了七排。

每个坑里抓一把草木灰丢进去,泥土盖薄薄一层再丢豆种,然后再用泥土覆盖住种子。

种子是舒红给她的。

本来要花钱买,但是舒红说昨天已经挣了她不少,种子就送给她了。

自家留的豆种,种不完最后也是吃进肚子里,给洛云宜还能维护一下关系。

有来有往地关系才能密切起来啊。

种完豆角,洛云宜抱着清理南瓜地时找到的嫩南瓜和南瓜尖南瓜花回了家。

这些东西本就可以吃,何况现在粮食少,就更不能错过了。

洛云宜打算中午蒸米饭吃,她从小就是吃米饭长大的,连吃了几天馒头,现在看到馒头都不想伸手拿。

给自己换个口味,也给小家伙换一换饮食。

总是土豆泥米粉,虽然她已经尽量把小孩的食物做的不重样,但是主食没变,她都怕小家伙吃腻了。

锅里加水,淘洗好的大米倒进去,不时用锅铲翻动避免粘锅。

煮到米粒用手可以碾碎,掐开里面还有小白点没有煮熟的时候就可以连汤带水地舀出来过滤。

过滤用的是筲箕,筲箕里留下的就是大米,米汤顺着筲箕的缝隙滴落到底下的盆子里。

过滤后的米饭还需要蒸熟。

蒸饭用了的一种名叫“甑(zeng第四声)子”的炊具,形状像木桶。

最开始出现的是陶甑,慢慢演变成现在使用的木甑子,竹制的甑子也有,但不如木甑子常见。

甑子分为三个部分组成,甑盖,甑身,甑底。

甑底一般用竹篾编成的拱形圆底,竹篾间留有缝隙,水蒸气能透过缝隙将米饭蒸熟,甑底一般在甑身下方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地方。

甑饭时锅里的水位要低于甑内米饭最低下限。

蒸出来的米饭松软适宜,粒粒分明。

甑身由于经常在水里蒸煮,常遇空气冷热变化,所以需要竹条或铁丝在甑身中间处将其捆绑紧,避免木板松动。

甑盖是用木头制作或竹篾编成的盖子,竹篾编成的盖子外形似斗笠一般,只是省去了帽檐部分。

米饭还在锅里蒸着,盆里的米汤却是可以喝了。

舒子英留在厨房里切菜,嫩南瓜切成南瓜丝,南瓜花的花蕊部分要掐掉,南瓜尖要顺着纹路把最外面一层带毛刺的膜撕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