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接上回,那孟虎为救欧阳蕞,摇身一变,化作索命阎罗,将李府所有驻于乱葬岗之府兵尽皆诛灭,此番营救,有惊无险,终获成功。
且看那欧阳蕞,伤口已然不再渗血,脸色亦好了许多。
孟虎见之,心下稍安。旋即,孟虎整好新官服,与众女作别,翻身上马,直奔皇宫而去。
孟虎至皇宫,来到养心殿前。遂让门外太监通禀永安帝:“启禀陛下,内卫六府新掌事孟虎求见。”
“让他进来吧。” 正在批阅奏折的永安帝听闻孟虎求见,兴致盎然。
只因这孟虎乃其亲自提拔之人,他欲亲自考校一番。
孟虎入得殿来,随意拜道:“下官孟虎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永安帝柔声说道。
孟虎起身,只见一老者,两鬓斑白却精神矍铄,体态魁梧,约莫五旬,身着黄袍。
“哦!当真一表人才。昔日孟千秋文压全臣,未料其子竟是武人。哈哈哈,有趣,有趣!” 永安帝看着孟虎,环顾一周,而后自顾自哈哈大笑起来。
身边站着的冯不生等人亦陪着微笑。
孟虎不明所以,忽忆起,此世之父似是孟千秋。
这皇帝不提,他倒险些忘却。
“回陛下!孟千秋是孟千秋,孟虎是孟虎。” 孟虎行事,最不喜他人将他与旁人相比,即便是其父,亦不例外。
只因他孟虎乃世间独一无二之人。
“好好好!哈哈哈!不知孟虎除却武学,可曾学了孟家书香传承否?” 永安帝似未听见孟虎所言。
他却不想,自己身为皇家之子,亦未曾修习啥治国之道,反倒篡位以来,将这好好的国家弄得混乱不堪。
“回陛下,略有涉猎。” 孟虎亦不喜永安这般居高临下打趣他。
论诗词、论文学,前世五千年文化传承,你永安算得哪门子人物。
“噢!那便是除了武学,亦未弃了文墨?” 永安帝诧异道。
“实在有趣,那朕便考考你,如何?先说说你都读了哪些书?” 永安帝显然来了兴致,只觉好久未遇如此有趣之人。
“《四书》《五经》《大学》均读过一二。” 孟虎所言不虚,他脑中犹如百科全书。
只因他前世乃最全面、最狡黠之杀手黑曼巴,这些称号皆建立在他丰富的知识储备之上。
永安皇帝端坐回龙椅上,威严之中带着几分儒雅。
酝酿片刻后便道:“那么,你来说说,《中庸》中何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永安问罢,目光如炬,审视着孟虎。
孟虎行了一礼,从容答道:“陛下,此言出自《中庸》首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乃指人之内心在未受外界影响时,保持中正平和之态;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则是指人之情感在外界刺激下自然流露,却仍能合乎礼法,保持适度,达至和谐之境。此乃儒家所追求之内心修养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永安皇帝听后,面露赞许之色。
接着又问道:“那《大学》中提到的‘八目’,你可记得?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孟虎略作思索,便答道:“陛下,‘八目’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者,层层递进,互为表里。格物致知,乃学问之始;诚意正心,则是修身之本。修身之后,方能齐家,家齐而后可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此乃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也。”
孟虎此时心中更是充满鄙夷。
这些道理你倒是会问,可你又何曾如此去做?
你的治理毫无儒家之风、法家之范,整个国家治理全凭随心所欲,依着自己喜好,还谈甚儒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