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28年,也就是共和十四年,周厉王病死于彘,时经十四年,当年的政变者或病死或失势,召穆公、周定公等忠于王室的诸大臣已经完全控制了朝政,见时机成熟,遂向国人宣称太子静尚在,并许诺不再追究当年政变逐王旧事。眼看着少数人杀害储君而无心或无力阻止,如今见周厉王死了,而太子尚在人世,国人不由得将仅存的怨恨都转化成了怜悯和同情,于是一致回应召穆公提议,纷纷表示愿拥戴太子静为新天子。

太子静已经长大成人,并已经掌握了立身治国的本领。共伯和见其可以行王政了,就和诸侯及大臣商议,扶太子静即位,这就是周宣王。诸侯和大臣们也异口同声地赞成。公元前827年,周厉王之子周宣王姬静正式即位,改年号为宣王元年。

由于宣王自幼目睹了其父厉王的暴政,深知其行为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又亲身经历了国人暴动的惨痛过程,再加上周、召二公的正确教导,初登王位的宣王希望通过自己的励精图治,以求重新振兴周王朝。

周宣王即位后,西戎反叛周王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宣王看到边境地区被外族骚扰的已经不成个样子,那里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有所不忍,便想要出兵进行征讨。《国语》有“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记载:

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古者,太史顺时覛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先时九日,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殖。’稷以告王曰:‘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动。王其祗祓,监农不易。’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司空除坛于籍,命农大夫咸戒农用。先时五日,瞽告有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王乃淳濯飨醴,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裸鬯,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耕一坺,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其后稷省功,太史监之;司徒省民,太师监之。毕,宰夫陈飨,膳宰监之。膳夫赞王,王歆太牢,班尝之,庶人终食。是日也,瞽帅音官以风土。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稷则遍诚百姓纪农协功,曰:‘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土不备垦,辟在司寇。’乃命其旅曰:‘徇。’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耨获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修其疆畔,日服其镈,不解于时,财用不乏,民用和同。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将何以求福用民?”

王不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秦嬴有了封邑,自然是同子孙一直生活在“秦”这个地方。但传位到秦仲时,由于戎人侵周而导致了秦与戎的长期苦战。秦仲在位时期,秦国得到车马、礼乐和服侍的臣子,从此使秦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

大骆本是秦仲的高祖父,西戎竟然借反叛周王室的名义,一起灭掉了居于西犬丘的秦的另一支系大骆之族,这还了得?

秦仲闻听讯息,气愤异常:“这西戎太猖狂了!”

周宣王是个颇有心机的人,比他爹水平高多了,几年时间,就给大周灌了几碗鸡汤,使得大周有了中兴的景象。历史上称“宣王中兴”。他知道,西戎这次是惹上麻烦了。但有一想,国家直接出兵征伐西戎。历史原因,国内贵族掣肘,东北部的威胁更为直接,西部的威胁还不是那么紧急重要,当时西周国力衰弱,不足以两线作战。不如扶持一个当地诸侯对抗西戎。扶持谁呢?当时西部地区最强大的应该就是申国和秦国了。申国有一定的实力,与大骆又是联姻关系,西戎灭大骆之族,其实也损害到申国的利益,但申候的立场不够坚定,对周天子不够忠诚,扶持了可能就成为周王朝西部边境最大的敌人,不能扶持。秦是忠于周天子的,政治立场没问题。秦在西部有一定的实力,虽然不是太强,但可以通过联合其他诸侯或部落,形成有效制约,让西部保持安定。

秦仲时的秦国十分殷实富足。

于是,周宣王想到了秦非子的曾孙秦仲。大骆虽然是秦仲的曾祖父了,但还在九族五服之内,有血缘关系,说起来秦仲与西戎也是国仇家恨。可以扶持秦。《秦本纪》说:“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这表明居在犬丘地区的不是秦仲之族,而是大骆之族。参考《秦本纪》里的前一段条文后即能明白:“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适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那山之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女,为戎臀轩要,生中,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于是孝王日:‘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赢氏祀,号日秦赢,亦不废中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由此可知,大骆族和秦赢族的区别。原来秦赢族属于大骆族,以后从非子的一代被封于秦邑,就开始成为独立的一族。以后“秦赢生秦侯。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秦赢之族传承到秦仲的一代,那时候的大骆之族还居于西犬丘,明确是与秦仲之族不同的另外一族。

周宣王试探地问道:“各位爱卿,维护西部地区稳定,解决西戎侵扰问题,这是国家大事。现在欺负大周的犬戎还在周边活蹦乱跳,朕想好好收拾他们一顿。谁愿意领兵?”

秦仲长得膀大腰圆,勇猛善战,对周朝忠心耿耿,深得王室重视和喜爱。由于秦仲久居边境,熟悉西戎情况,又勇猛善战,国难当头,秦仲作为侯伯非子的曾孙,又被周宣王封为侯伯。秦仲领地与犬戎接壤,两部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加之自己的同宗—大骆部族被犬戎攻灭,更是激发了秦仲复仇的火焰。秦仲自然要为族人报仇,便上奏:“我愿领兵前去戍西戎。”

这一来正合了周宣王的心意。周宣王道:“秦的地位只是附庸,为了体现我大周的威严,不能让那犬戎小瞧了。若秦仲要去,那朕就现在提拔你为西垂大夫,好好干,去把犬戎搞定,给你的族人报仇吧。”

周宣王把一颗大夫的大印交给秦仲,又说:“好好干吧,朕等着你的胜利消息,你凯旋之日,就是你封侯的时刻。”

秦仲二十一年(周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并派秦仲率军戍戎。

接到周宣王诏书后,秦仲欣然领命,遂聚集部众,带着国仇家恨誓师伐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