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还是顺着历史的轨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朱棣先是祭拜了祖先,随后拒绝了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几天的劝进之后,终于在七月十七这一天登基了。

但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

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

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而不是为了自个儿当皇帝。

这些原本都是早就定好了的,和《明史》上一样,朱棣倒也没什么。

真正让他破防的,还是一个人——解缙。

解缙字大绅,现任翰林待诏,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儿。

按理说,这么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儿皇帝都不会记得。

可不知怎地,竟然有人推荐让解缙来给登基诏书打草稿。

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一份功劳,肯定轮不到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儿,可偏偏就有人推荐。

最关键的是,《明史》上还真就这么记录的。

如果说《明史》只是神通广大之人在恶作剧,那么不可能有人连这种小事都能预料到吧。

夜晚,谨身殿中。

朱棣抚摸着这本奇书,良久之后,自语道:

“所有东西都是按照这本书发展的,唯一的例外便是,吴昊!”

“这人抢走了原本历史上杨荣的功劳,比杨荣抢先一步说了那句话。”

已经好些天了,朱棣每每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中仍然很复杂。

是的,他可以强行让历史发生改变。

比如《明史》上他注定会杀黄子澄、齐泰,那他可以永远圈禁他们不杀,这不就改变历史了嘛。

又或者说,解缙帮登基诏书拟草稿,朱棣也可以强行不用,换一个人来写,历史不就又改变了嘛。

可朱棣偏偏没有这么做。

因为黄子澄、齐泰确实该死,解缙的登基诏书也确实写得花团锦簇。

既然如此,他凭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呢。

如果强行改变历史,反倒没有之前的好,反倒没有之前符合自己心意,那岂不是因噎废食。

望着这本奇书,朱棣现在迫不及待想看看他的后辈们到底是怎样的皇帝。

将来国家会出现怎样的问题。

如果他能做点什么改变后世,这才是他想做的。

不过,对于目前唯一一个例外,朱棣倒是越发有兴趣了。

“让陈瑛来一趟。”

话音刚落,角落里便出现一个太监,上前称是。

不久,陈瑛来了。

“微臣陈瑛......”

“免了,朕问你,你还记得那天拦架的吴昊吗?”

陈瑛当然不会忘记,吴昊这个人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这么大的功劳,按理说吴昊应该让给自己这个掌管都察院的人。

可偏偏吴昊事先什么风声都没有走漏,让他错失了一个得到皇帝欢心的机会。

等这段时间忙完,他就要开始整顿此人。

“记得,此人虽然心思缜密,然而出言无状,扰了陛下,实罪该万死,臣已经让其放下手中事务,回家待参了。”

陈瑛身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也就是都察院实际上的掌控人,虽然地位很高,但并不能随意处置部下官员。

尽管吴昊是个芝麻绿豆大点的官儿,想要处置,正常情况下也是需要走程序的。

不然部门上司能随意处置底下的官员,那官员到底是忠于皇帝还是忠于上司?

不过这都是正常情况下,眼下的情况就不正常。

朱棣这段时间登基成为皇帝了,原本朝堂里的一众建文老臣人人自危,根本就顾不上什么程序正义了。

更别提陈瑛还是朱棣身边的人,位高权重,他们更加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得罪陈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