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忙完公务,刚坐下来,郭嘉就凑过来。
“主公,您可能遗漏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郭嘉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饶有兴致地凝视着李晨。
“什么重要的事情?”李晨一脸疑惑,眉头微蹙。
“请功!”李晨听后,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一丝尴尬。
“汉室虽然衰微,但并未灭亡,主公的州牧之职仍是大汉的官职,理应向朝廷表功,奏请朝廷承认我们剿灭羌人的功绩。”郭嘉继续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如今主公率领将士们奋勇作战,成功剿灭了羌人,这等功绩若不上奏朝廷,如何能彰显主公的威名与功劳?况且,此举既能顺应大汉之制,又能为我方赢得更多的声誉和支持,于主公未来的大业,实乃有益之举啊。”
“那你来写这份奏表吧。”郭嘉二话没说,就提笔在纸上刷刷地写起来。
臣雍州牧李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恭呈陛下:
臣蒙陛下隆恩,委以雍州之重任,日夜兢兢,不敢有怠。今幸得将士齐心,天威护佑,终剿灭羌族之患。
羌贼凶悍,久为边患,掠我百姓,扰我疆土。然陛下圣明神武,激励臣等奋不顾身,以保社稷安宁。经数番激战,我军浴血奋战,破敌营垒,歼其精锐,终使羌贼降服,边地得安。
羌地既平,为长治久安计,臣遵陛下旨意,设三郡十五县。整顿吏治,安抚民众,兴农桑,修城郭,务使民生复苏,秩序井然。
此皆陛下洪福齐天,方略英明所致。臣不过奉诏行事,微末之功,不足称道。
今特具此表,以呈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汉江山永固,四海升平。
臣雍州牧李晨敬上
这份奏表先被送到了董卓府上,董卓坐在堂中,眉头微皱,将奏表递给一旁的李儒。
“李儒,你且看看这李晨的奏表,思量思量该如何处置。”董卓语气粗重。
李儒恭敬接过奏表,仔细阅览:“相国,这李晨灭羌有功,然其功之大小,还需斟酌。若封赏过轻,恐令将士寒心;若过重,又怕其日后难以掌控。”
董卓摸着胡须:“嗯,那依你之见,当如何封赏?”
李儒略作沉思:“相国,依在下之见,可先升其官职,赐予一定财物,以安其心。同时,派人暗中观察其动向,以防有变。”
董卓微微点头:“嗯,你所言也有道理。但此事还需在朝堂之上与众人商议,方能定夺。”
李儒拱手:“相国英明,朝堂之上各方意见皆需权衡,方能做出最妥当的决定。”
朝廷上,汉献帝刘协把奏表递给王允,黄琬,杨彪他们传阅。
董卓双手抱胸,大声说道:“陛下,李晨灭羌有功,当重赏!臣以为应封其为侯,赐千户食邑!”
王允拱手作揖,语气沉着:“董相国,李晨之功虽不可没,但如此重赏,恐滋长其骄纵之心,日后难以驾驭。依臣之见,可升其官职,赏赐金银,侯位还需斟酌。”
杨彪微微躬身:“陛下,王司徒所言有理。李晨初立此功,若骤然封侯,于规制不合,不如先授其将军之职,以观后效。”
董卓忙解释道:“大家有所不知,李晨现已是奋武将军,领陈留太守。”
众人愕然。
董卓忙解释道:“为解盟军之围,李儒出的计策,袁绍,袁术,公孙赞都在其中,他们果然因这些虚名而内斗,盟军果然土崩瓦解。”董卓赞叹李儒的智慧,赞许的语气溢于言表。
杨彪拱手:“现如今李晨已占领雍州,凉州,不如朝廷做个顺水人情,把两个州牧送给他?”
黄琬向前一步反对道:“陛下,臣以为可赐李晨良田美宅,再加珍宝若干,以彰其功。即可,不能太大封赏,不然难于把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