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一镐子一镐子的挖着,这个时候早饭吃饱以及带了粘豆包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只要进山,基本干啥都是体力活。

就更别提挖坑这事了,一下接着一下,平日里经常干活的老爷们还好都能承受。

换其他人,像梁江这种整天混日子的人就真吃不消。

所以他挖了好半会之后便停了下来,从兜里拿出报纸包好的粘豆包又吃了两个,再拿上水壶咕咚咕咚灌了两口,总算是缓了口气,喊道:

“爹,您瞅瞅,是不是差不多了。”

闻言

已经在捣腾鹰网的梁汉三起身瞅了眼,点了点头:“行了,再挖就深了,过来吧我教你鹰网咋弄。”

“好勒!”

鹰场和鹰窝棚都弄好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下网。

下网,顾名思义,就是把捕鹰的网支在山里的鹰场子上。

鹰网大多数都是由丝绳纺织而成,由两个下网杆和一片网组成,两根杆有一米五左右长,网片长两米半到三米左右,网眼则是一个拳头大小。

梁汉三已经订好了网杆橛子,一共四根,每边两根,用来固定网片作展开之用。

展网片时,网杆的后边还要插上两根“卡巴拉棍”。

啥是卡巴拉棍?

就是在网杆后边歪插两根棍子,棍的顶端有个“丫”,以便网杆能撑在上面。

这么放的目的是让鹰进入网展开的范围时,捕鹰人一拉动网绳,网就能迅速翻扣下来。

眼瞅着老爹倒腾来倒腾去,梁江心里也痒的不行。

这些玩意儿对于他来说都不陌生,上辈子后半段时光基本上每天都在打交道。

比如他知道,除了鹰网,还有个必备工具很重要,那便是这会老爹正一边鼓捣,一边说的鹰拐子。

鹰拐子,指拴绑鹰的诱饵--扑鸽或者老家贼的工具。

因为外形酷似人走路时拄着的一个拐杖,所以叫“拐子”。

放的时候一头固定在展开的鹰网中间,上边还有一个“套”,用来拴扑鸽。

除此之外下鹰拐子时还有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要做好地拐子沟等等。

可以说,捕鹰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个非常复杂庞大的活。

不谈其他,光是要准备的工具就足足十几样,还不提一路上要翻山越岭,忍饥挨饿,运气不好可能还会遇上野兽袭击,轻则受伤,重则有来无回。

“发什么楞啊,鹰拐子怎么下瞅明白没?”

梁汉三不知道儿子在想啥,瞅着他有点走神,眉头忍不住又皱了起来:“拐子绳拉的好不好,关系到对扑鸽的控制,换句话说就是能不能吸引到鹰,你给我长点心。”

“知道爹,放心吧,我都记下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