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抚远县是真正的稳定下来了,每个人都有工作、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地方住,而且百姓的后代也有保障。

7月中旬张景派人传来口信,上京的木白学院已经初步建设完工了,房睿等人也已经开始入住学院。因为有房睿的名气在前,又有郑远帮助宣传,所以一开学就吸引了上京及周边二百多学子加入,其他各地的学子也纷纷赶往上京。

公孙志也在暗地里配合着杨天在抚远县发布的种种政策做宣传,一部分上京的穷苦百姓本来就深受杨天的大恩,现在听闻杨天到抚远县上任了,纷纷携家带口的迁往上京。郑远知道杨天那边缺人口,也没阻拦,再加上杨天让李忠负责,只要是要迁往抚远县的,都安排船只统一帮忙搬家,所以就连周边日子过的不好的百姓都纷纷报名迁往抚远县。

到7月底,抚远县统计人口已经达到了20万。丘泰看到短短两三个月,杨天就将抚远县发展到这个程度,对杨天敬佩不已,同时也深知自己能力有限,所以主动向杨天请辞。杨天也没拒绝,让他下任之后直接去负责兑换处的工作,这里算是个肥差,以丘泰的能力也足以胜任,丘泰自是感激不已。杨天直接将丘泰请辞的事情上报给郑远,并且举荐文佐(闻人佐)为抚远县令,又以伯力郡郡内匪寇流窜为由,请表高顺为抚远校尉,负责剿灭匪患。

一个多月后,朝廷听从了杨天的建议,任命文佐为抚远县令、高顺为抚远校尉,一个是7品县令、一个是7品校尉,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实权很大。

当然赢嗣也不会对杨天那么放心,还是命樊胜派了1000士兵以协助剿匪的名义到了抚远县,带兵的校尉见过杨天,知道杨天现在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也知道杨天和郑远、樊胜的关系,所以基本上都听从杨天的指挥。杨天为了以防万一,只让他带兵去监督俘虏修城墙。他和自己旗下的士兵有赏钱拿,又不用自己干活,更不用冒险上阵杀敌,自然乐得轻松。

所以现在抚远县乃至伯力郡基本上就是杨天说的算了,就算郑远那边有什么反对的政策,杨天也照常实施,他想管也鞭长莫及,况且现在杨天还是比较低调的,一没在明面上增兵、二没有打造兵器,所以郑远还是很放心的。

到九月初二,东北已经进入秋天,天气也慢慢转凉。八月初二那天杨天签到了羊毛,今天又签到了棉线。杨天便将之前签到的棉布和这两样东西交给专门负责纺织的女工,让她们赶制冬天御寒的衣物。然后又让建设大队在每家每户都安装火炉和通风口。这个时代的人是会使用煤炭取暖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烧煤之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危害,所以经常防备不当。所以杨天就从系统购买了老家农村的那种火炕和通风方法的图纸,就是近现代农村那种厨房烧火做饭,然后能把卧室暖和起来的火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