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在李世民魂穿乾隆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和治理,国家的局势逐渐稳定,经济也开始复苏。然而,李世民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若要让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必须放眼世界,学习先进。
一日,朝堂之上,李世民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郑重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朕观当今之世界,西方诸国发展迅速,其技术和知识颇有可取之处。朕决意派遣大臣出访,学习其先进之处,以壮我大清。”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部分保守的大臣们纷纷出列进谏,他们神色焦虑,言辞激烈。“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我大清乃天朝上国,岂能向他国低头学习,这有失国体啊!”一位老臣痛心疾首地说道。“况且,与西方交流过密,恐引狼入室,危及我朝根基。”另一位大臣也附和着。
李世民面色一沉,威严地说道:“诸位爱卿,朕深知你们对祖宗之法的尊崇,但如今时代已变。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落后,朕悔恨当初行闭关政策,唯有开放学习,方能与时俱进。朕意已决,休要再议!”
于是,他任命了几位思想开明、有见识且对西方世界有所了解的大臣,组成使团,带着使命前往西方各国考察学习。
使团出发后,李世民在国内也没有闲着。他亲自督促相关部门筹备建立学院,专门用于引进和研究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他时常与大臣们商议学院的规划和发展方向,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
不久,使团归来,带来了大量关于西方工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信息。李世民亲自在皇宫设宴接见了使团成员,他急切地想要了解西方的真实情况。
“陛下,西方之工业,机器轰鸣,工厂林立,生产效率极高。他们运用蒸汽机驱动机器,大规模生产商品,其产量之高,令人瞠目结舌。”一位大臣兴奋地说道。
“不仅如此,陛下,西方的科技发展更是令人惊叹。他们发明了电报,能让信息瞬间传递千里;还有火车,其速度和运力远超我们的马车。”另一位大臣补充道。
“还有教育方面,陛下。西方重视科学教育,培养出了大量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三位大臣接着汇报。
李世民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此甚好,朕要尽快将这些先进之术引入我国。”
在李世民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迅速建立起来。从西方聘请的专家和学者纷纷入驻,开始传授各种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学院里,学生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们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李世民还下令鼓励民间商人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一时间,港口船只往来频繁,贸易繁荣。西方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同时,我国的特色产品也远销海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西方技术的引入,国内的工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工厂里机器运转,生产出了更多优质的产品。传统的手工业也在新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