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到过,侯红亮在后期会跳出体制内的钳制,甚至跳出资本的桎梏,和山影铁三角的其他两位:孔声和李学一起创作出许多经典剧集(29章)。

曹昊不知道他毅然决然的想法因何而起,但显然和张教授不无关系,张鸿森对行业态势的高瞻远瞩提醒了他,一个运筹帷幄的专业制片人在影视剧制作中的重要地位。

此时曹昊仿佛唤醒了他心底里深埋着的声音,侯红亮也无法继续保持淡定:“确实有些想法,但是时机未到啊!”

侯红亮完全没有把曹昊当成一个普通的北电学生看待,他的剧本创作思路,他对选角的理解,他对剧组庶务的熟稔,甚至于今晚在酒桌上谈笑间化解责难的气度。

都叫侯红亮把这位经常装鸵鸟和小透明的休学生摆在同等的地位和层次来对话。

这会儿话赶话聊到这里,曹昊也就坦诚相见:“侯哥,你一直在影视制作的体制内单位工作,对国内电视剧行业的未来发展态势有什么看法?”

侯红亮吐出口烟气:“行业的发展态势不敢说,但是目前各大省台和制作中心的压力都非常大!”

“没错!”曹昊开始铺陈观点:“99年全国省台实现上星后,高昂的成本推动着各家都必须把广告和收视率进行绑定,这其中最能够拉动收视率的,无非综艺节目和电视剧。”

“我看过一个数据,早在2000年我们国内的电视剧总量就超过了一万集,特别是体制内的制播分离很早就提出,未来国内影视剧市场产能必定是过剩的,会有很大一部分制作好的剧目没法排期。”

侯红亮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山影今年的几个二线导演的制作就一直排不上片,卖也很难收回成本,算是比较滞销了。”

曹昊进一步道:“下半年石榴大就要召开,文化产业必将被明确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格局中去,不仅是电影行业,相信电视业的改革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侯红亮没有对曹昊的判断感到奇怪,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在大会上被正式提出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只是他对于下一步的改革方向还没有清晰的认知。

“改革无非几个方向的深化。”曹昊进一步解答,谈到兴头上,也自顾自点起一根烟。

“制播分离从体制内走向全行业、省级影视传媒集团的组建、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的起势!”

侯红亮张大了嘴巴,字字珠玑敲击在他的心间,他认为曹昊具有与他平等对话的能力,没想到对方的视野已经跨越了整个行业。

可以说重生而来的曹昊除了继承本体卓越的艺术天赋,真正支撑他去落地和实践的还是每每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对于面上政策的把握,这也是首席行业研究员和经济学家的立身之本。

见侯红亮还在细细思索自己的论断,曹昊果断预言:“现在各家上星的卫视难就难在好片买不起,自己投资风险大卖不出去。”

“怎么解决?”侯红亮愿闻其详。

“合资买片。”曹昊言简意赅,“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好剧本没预算,好片子没钱买,一堆烂片等着排期。”

“怎么办?”曹昊摊手:“各家分摊呗,3-5家卫视加上地面频道合买首轮,分摊购剧成本!”

侯红亮眼前一亮:“如果真能采取类似政策,国内的电视剧行业将进入一个自由竞争时代!”

“没错!”曹昊肯定了他的判断,“各家经营压力都能骤减,再也不用拍着自己的烂片,还惦记着人家的畅销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