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随着距离的接近,视野中的岛屿群已清晰可见,严格的讲并不是岛屿群,是三个长条的大岛,呈‘川’字型平行排列,大体上是南北走向。从北方靠近的渔船面临两个选择,东、西两条水道走哪条?

言姐大羽两人都让王为拿主意,王为却忐忑了,‘祂’给的指示模糊不清,人在中间的岛上没错,但从两侧登岛是有区别的,人在岛的东侧还是西侧不确定,哪侧更好停船也不确定。

王为苦笑一声,‘第六感’也不给出指示,随便吧,“走东侧,贴近中间的岛,我们找位置停船。”

船近水道后几人都默不作声,因为看清了几个岛屿的全貌。

看清全貌后,王为尴尬了,岛屿虽狭长,但最高峰绝对不超过300米,也就是说,已经确定两侧的岛都被海啸淹没过。岛上的景象也验证了这一点,入眼都是暗淡黝黑的岩石,绿色很少,灾后返生的树木偶尔才能见到一两颗,也只是断枝发新芽罢了。这样的岛上会有人幸存?不可能啊。

不只王为不解,言姐大羽两人也费解,王为的‘第六感’至今没出过错,难道这次失灵了?是人就会犯错,‘第六感’也不过是一种直觉。两人已经在默默的打腹稿,准备等停船后安慰王为。

言姐降低船速,大羽仔细的寻找适合停船的峡湾。王为则站在船头不停的打量中间的山体,聚精会神不敢丝毫马虎,搜寻有人活动的痕迹。

就在大羽确定了停船位置后,王为也有发现。半山腰处隐约有条小路,相对周遭的杂乱岩石略显规整。

每当王为走神或者特别专注时,言姐和大羽都不会打扰,就在两人小声交流如何停船时,王为突然面向大羽,

“大羽,你哨子呢?带没带?”

“带了,我去给你拿。”大羽说着扭身就要下储鱼舱。

王为突然反应过来,这时候应该停船优先,“等等,先停船。”

三人相互配合,把防撞轮胎集中到船身一侧,再登岛合力把船首船尾的缆绳分别绑到岩石上。此时三人几乎全身湿透,傍晚的海风很大,吹的三人不停打冷颤。

停船之后三人立即再返回船上,在岸上三人受岩石影响视线角度不好,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山上被哨声吸引的人。而且船自身就是明显目标,三人站在船上也容易被对方发现。

三人集中站在船首,王为向两人指示了小路的大概位置,随即吹响哨子。“嘀~嘀~”哨声很响,王为相信山上有人的话必然能听到。一分钟后三人没看到任何人影。“嘀~嘀~”王为继续吹哨,又过了一分钟,仍然不见有人。

“嘀~嘀~”王为决定再等一分钟,如果见不到人只能上山,不能再等了,天一黑几人再想上山就晚了。

哨声刚落,身旁大羽大叫一声,“有人!看那儿!”

王为顺大羽指示的方向看,是一处山脊,在两个小山尖之间,略微低洼,距离王为发现的小路不远,但是并没有看到人。

言姐也没有看到,“你确定是人?”

“是,不过很小,是个小人儿,不对,应该是小孩,穿红色衣服。”

“嘀~嘀~嘀~”王为继续吹哨。

“大为,你继续吹哨观察。大羽,去拿你和大为的干衣服,我们今晚到岛上住。”言姐一边交待,一边跑向帐篷。大羽听后也马上奔向储鱼舱。

王为很纳闷,怎么会是个小孩呢?灾后二十天了,能活到现在,这小孩得是什么运气啊。

无论王为这边哨子吹的多急促,始终看不到任何身影,只能观察山势,规划上山路线,发现小孩的位置在现今海拔百米出头,地势略陡,天色昏暗,爬上去不是容易的事。那边言姐和大羽已经收拾好装备,于是三人不敢耽搁立即启程上岛,天黑前必须上山。

登岛后三人换下湿衣服,将湿衣服藏到隐蔽处,随后王为带路,路上发现好携带的枯木干柴也都带上,毕竟此行不只是找人,还要在山上露营。

天黑的很快,找的又是个小孩子,三人都有些急切,地形不熟,颇有几次惊险发生,还好,天黑前终于来到了小孩出现的山脊处。这里果然有人行痕迹,三人沿着小路继续走了二三十米,竟然翻过了山脊到了另一侧。眼前的景象瞬间惊呆了三人,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不能理解。

呈现在三人眼前的是一座现实中的‘霍比特人小屋’。完整版的霍比特人小屋,圆形的门直径约一米,圆形的小窗,流线波浪式的前脸屋脊,整个小屋只有正面可见,且都是碎石堆砌而成,灰黑配色,非常考究,整个房子都嵌在山体里,妥妥的霍比特人小屋。更夸张的是,房子前还有小院,院子围墙也是石砌,墙上有规则的镂空,院内一张木质圆桌,两张木质小圆凳,圆凳靠背是树枝编制的。在入户石子路的另一侧分布大中小三个圆形花圃,内里虽然没有花,但泥土中已有绿色冒尖,尚看不出是哪种植物。

真遇到霍比特人了?小孩子可做不出这些东西!

圆窗是玻璃的,但此时天色已黑,屋内情况完全看不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