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元前351年,申不害这哥们儿一跃成了韩国的国相。

你瞧瞧他以前,不过是郑国的一个小跟班儿,整天就知道琢磨黄老之道和法家那点儿学问。

可这哥们儿有眼光啊,主动跟韩昭侯套近乎,结果一跃成了国相。

治理韩国十五年,把韩国搞得风生水起,牛气冲天!

有一天,申不害想给堂哥谋个一官半职的,可韩昭侯就是不答应。

申不害郁闷了,韩昭侯就说了:“我请你当国相,是为了让韩国强大。

现在你倒好,想拿公权私用,破坏自己定的规矩,你说咋办?”

申不害一听,得,咱还是换个地儿住吧,得躲躲我堂哥,于是麻溜儿地搬家。

还顺便请罪说:“大王,我错了,您才是对的。”

韩昭侯这哥们儿可是个节俭的主儿,裤子破了都舍不得扔。

侍从们都说他抠门儿,可他倒好,直接一句:

“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关乎国家大事,这破裤子得赏给有功之臣。”

瞧瞧,这就是境界!

公元前350年,再说说秦国的卫鞅开始搞改革。

先修了咸阳宫,然后把都城迁到咸阳。

为了鼓励生育、少分军功,他下令禁止老百姓父子兄弟睡一个炕上,必须分家。

又把村落合并成县,一下子搞出来三十一个县,这可是中国最早的县哦!

同时废除井田制、打破土地疆界、统一计量单位什么的都干了。

又改革赋税,可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公元前341年,魏国庞涓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威王求救。

齐威王纠结啊,不知道早救好,还是晚救好。

成侯邹忌说:“不救最好。”

田忌说:“不能不救啊,韩国亡了,魏国也完了,还是早早出兵吧。”

孙膑就说了:“救是要救的,但现在不救。

我们不能听韩国的使唤,要有主动权。

等韩国撑不住了,再来求救。

我们再出兵,这样恩情就大了,关系也更亲密了,而且魏国的军队也打累了。

我们一战而定,一举两得,名和利就都有了。”

齐威王一听,觉得孙膑说得有道理,就答应了韩国使臣,但就是拖着不出兵。

韩国以为齐国会大力支持,就全力反抗,结果五次大败,只好又来求齐威王。

齐威王就派田忌、田婴、田盼当大将,孙膑当军师,又用了围魏救赵的老办法,直攻魏国都城。

庞涓有了上次的教训只好退兵。

魏国集中全国兵力,让太子申去抵挡齐国军队。

孙膑对田忌说:“魏国、赵国、韩国的士兵向来瞧不起我们齐国士兵,觉得我们不行。

所以,我们要找机会,用我们的优点打他们的缺点。”

他还引用《孙武兵法》说:“一百里孤军深入,会损失上将军;五十里孤军深入,最多只剩一半士兵。”

于是,孙膑就用了减灶增兵的计谋。

第一天建十万个做饭的火灶,第二天减到五万,第三天只剩二万。

庞涓追了三天,发现齐国兵灶越来越少了,就笑了。

他觉得齐国兵胆子太小,已经逃跑一大半了,就亲自带着一小队骑兵,追击齐军。

结果,孙膑在马陵道设下埋伏,让人在刮得干干净净的白树干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夜里看到树上的字,还没看完呢,就被齐国埋伏的弓箭手射死了。

他拔剑自尽死前叹息说:“孙膑这小子最终还是成名了!”

齐军俘虏了太子申,大获全胜!

公元前321年,田文这哥们儿还是齐国靖郭君四十个儿子中的一个,还是小老婆生的呢!

可他风流倜傥,懂事又有智慧,就建议自己老爹散财养士,结果用散出去的钱,养了许多死士,也就是心腹中的心腹。

老爹看他有出息,就让他管家待客,果然受到了宾客的夸奖,高兴得想让他接替家业。

后来靖郭君死了,田文接班成了薛公,也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孟尝君!

孟尝君这人可有意思了。

到处搜罗人才,什么人都要,有游士,有罪犯,给他们成家立业,还帮助他们的亲戚。

于是,就有了几千人的门客,那时叫食客。

这些食客们,都认为孟尝君跟自己最好。

他的美名也就传遍了天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