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一会,朱元璋决定先听听。
危素听到朱橚问他家田产,有些犹豫道:
“这个,这个,此乃微臣家事,橚皇子问这个做什么?”
朱橚笑着走到他面前,拍了拍危素的肩膀。
“危大人不必拘谨,你乃唐朝镇乱名将危全讽之后,危家数百年都是抚州名门,满朝文武谁人不知。”
危素尴尬笑了笑,点头附和。
朱橚接着朝吕本说道:
“吕大人,你在户部当过差,这一亩地一年大概要交多少粮税?”
吕本心里直骂娘,今天是犯了什么冲,怎么谁都要来问他。
“回禀橚皇子,民间一亩地一年所交的粮税因南北、地区差异而不同。
拿山东为例,一年产麦稻共计2石下,按圣所定的粮税二十税一来定,每亩民田一年收粮十升。”
10升就是0.1石,等于说一亩地产的粮食。
国家只收里面的5%。
这个粮税虽然不能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已经是非常低了。
朱橚点了点头。
他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让在场所有人惴惴不安。
“一亩地,一年应收的粮食是十升。
十亩地,一年应收的粮食是一百升,也就是一石。
一百亩地,一年应收的粮食是十石。
一千亩地,一年应收的粮食是一百石。
危大人,你家中田产,应该不少于千亩吧?”
危素非常不乐意地点了点头。
“现在能站在奉天殿的诸位,家中田产应该都不少于千亩吧?”
所谓财不露白,这种和家产有关的话题,往往都不会拿到台面来说。
朱橚的话让有几个人已经不耐烦。
“橚皇子,要说什么就赶紧说。”
“是啊,大家伙都有公务要忙,没工夫和你在这做筹算。”
朱橚对这些话丝毫不在意,满脸笑容道:
“我大明皇帝礼贤下士,对士绅礼遇极高,免徭役不纳粮,诸位大臣有些从吴元年就受惠多年,没错吧?”
“千亩良田,一年能少交一百石粮食。”
“吏部报的官员总结里,天下府、州、县共一千三百四十六,合在册官员二万七千八百人。”
“这两万七千八百人,也不算人人都有万亩千亩,只算良田百亩,不多吧?”
“那一年折下来,就相当于少交二十七万八千石。”
“可这还只是文官,还有武将呢?”
“大明武将数量,比文官只多不少,便也算二万七千八百人。”
“合下来一年便相当于少交五十五万六千石。”
“从历朝历代来看,官员数量往往只会越来越多,毕竟天下熙熙攘攘读书人,各个都想拜于皇帝门下。”
“十年后,官员数量当是几何?”
“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五十年后呢?”
“诸位听到这,或许觉得和方才危素老先生算出来两百年后皇家宗室所耗费的一万万石比,不值得一提。”
“可官员的土地可以惠及子孙,这可就相当于是不死的朱家人。”
“若是诸位听到这,还觉得为大明献身一辈子,拿点不交税的地理所应当。”
“那如果百姓将自家土地挂靠在士绅门下,白享免粮税政策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