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首先要做的是要给妹妹准备过冬的厚衣服,妹妹以前的厚衣服不是破了就是小了。还没入冬,二妹的小手这几天已经开始长冻疮了,李壮看到二妹颤抖着那红肿的小手摘红苕叶他就心酸。现在有了一点现钱,他先要让二妹穿暖和才行。他自己倒是可以穿父母亲留下的旧衣服,只不过需要自己回家补一补破烂的地方就可以了。
现在他还要做的就是买点正经粮食,哪怕是高粱面、包谷面都可以,红苕面他实在是吃够了。红苕面太不抗饿了,也不涨饭,吃了肚子里还反酸、烧心,可是没办法,家里实在没有其他吃的。现在有了一点钱,粮食也应该优先解决。
另外就是要买好几斤盐。他家该做今年的咸菜了,另外他还准备做点腊鱼,这都需要大量的盐。既然准备抓鱼卖,家里估计接下来会有很多死鱼,这些鱼听那个刘掌柜的意思是活鱼才能卖高价,那死鱼自家就留着做腊鱼好了。做成腊鱼既可以自家吃,也可以买,而且据说把草鱼、鲤鱼、青波做腊鱼卖比卖鲜鱼划算的多。
其他的他准备买一把蔑刀,做精细点的竹蔑活需要一把好的蔑刀。还有就是要买一把灰刀,家里的石墙没有用砂浆粘合,都是缝隙,一到冷天风就会直接灌进屋子里。父亲本来也准备今年过冬前用泥浆勾一下缝的。有把灰刀勾缝这个活做起来就容易许多。还有一个大木盆、一对木桶、两床厚棉被、妹妹的梳子、红头绳、、、、、、
算了,李壮决定不考虑了,一件件来吧,三百多个大钱好像也做不了什么事情,还是先捡着紧要的来吧,其他的东西慢慢再看吧。
最终李壮买了二十斤苞谷面,花了二十个大钱;十五斤盐巴三十个大钱;一套二妹穿的大码花袄子花棉裤这个要六十个大钱;一把蔑刀十个;一把灰刀六个;一卷棉线三个;一小坛五斤烧酒十五个;一个大木盆二十个大钱。
怕拿不动,其他的东西李壮决定下回来再买。刚到手的钱一下子就去了一半。
又经过一个时辰左右,李壮和二妹才回到了家里。他家住在村子外面,从他家去十里铺集镇也不需要经过王家村里面,所以一路上两人并没有碰到村里的人。回到家,李壮又给了二妹吃了一个馒头。二妹很高兴,今天哥哥带她去了集镇,又给她买了梳子、红头绳,她还吃了酥软的馒头。不过二妹太小了,走了这么远的路,回到家兴奋劲一过就发起困来。李壮让二妹去睡觉,他则要开始做事情了。
李壮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昨晚剩余青竹破开削出竹篾。他准备编几十个小篓篓,就是小号鱼篓,专门用来在水田里抓泥鳅黄鳝的。因为刘掌柜说了泥鳅黄鳝也收,而且活物价格高,正好泥鳅黄鳝用小篓篓抓到不容易死。
第二个事就是去挖一些黄泥回来。黄泥加水泡软好用来勾家里石墙的缝隙。以前父母在时,到了秋冬,父母就会用稻草和包谷杆靠在墙上,既能让稻草和包谷杆保持干燥利于烧柴,又能让稻草和包谷杆阻挡秋冬的冷风。现在自己没有了包谷杆和谷草,李壮准备彻底解决一下这漏风的石墙缝隙。黄泥勾缝这个事一天做不完,他准备有时间就做一点,多做几天总能做完。
李壮把篾条削出来了,黄泥也泡上了。大概申时末,两兄妹吃完包谷面粥配馒头咸菜后,李壮让二妹在家,自己则提着木桶,背着背篓,带上一些蚯蚓再次来到小河边。
鱼篓放河里一天了,拉出来一看收获比早上还大一些。死掉的装进背篓里,活着的装进加了点水的水桶里,顺手又调整加固了一下鱼篓,添加一些蚯蚓,李壮再次把鱼篓丢回河里。
李壮回到家又是一副精疲力竭的状态,毕竟他身体太弱了,不过还好,以后会经常有鱼吃,也算沾点荤腥了。
清理了一下,桶里带回来的活鱼有乌鱼三条、鲶鱼五条、鲤鱼五条、草鱼六条,这些都是一到两斤大的,其中一条草鱼甚至应该有四斤左右。活鱼还有十几条总共差不多两斤的黄辣丁、二十几条总重有个四五斤的鲫鱼。李壮把这些活鱼转移到大木盆里换水养了起来。
死掉的比活的要多一点,这些死鱼必须马上处理。李壮拿出家里的准备做泡酸菜的大陶缸洗干净沥干水,接着把二十几条大鱼破肚去腮洗净沥干,然后就是抹盐撒干花椒干辣椒老姜片,最后撒上一些烧酒,盖上木头盖子腌制一个晚上入味。
做完这些,李壮只感觉又饿又累。让二妹帮忙烧火,李壮挑出鱼杂里面的鱼油、鱼蛋和大的鱼泡,家里没有菜油,只好用鱼油来煎出油脂。幸好处理的鱼多,鱼油也不少。鱼油煎出油脂后,先下老姜片,再下剩余的去鳞去腮去内脏的四五斤死掉的小杂鱼,煎了一会,等鱼皮微微焦黄,立马加鼎锅里的热水煮汤。水烧开不久,汤色就开始变成乳白色,李壮加了点盐,用装粥的大陶钵把鱼汤都盛了出来,最后撒上葱花,李壮觉得这是他闻过最香的一道菜,感觉比在私塾里看到先生的儿媳妇做的鱼汤还香。
“二妹,私塾里王先生说过鱼汤最养人,以后我们经常吃鱼喝鱼汤好不好?”饭桌上,李壮看着吃得欢快的二妹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