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约70年代初期,我虽年幼,但我认识很多年轻的知青哥哥和知青姐姐。

当时我并不知道村民为什么称呼他们叫“知青”,长大后,我才知道知青是“文革”时代的产物,他们是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产物。

幼小的我对他们特别感到好奇,我经常看到知青们与村民共同参加各种农业劳动挣“工分”,并与很多农家人同吃同住。

其中有个很漂亮的姐姐,名叫李桂林,但大人们个个都叫她李板车,我很纳闷,一个漂亮姐姐怎么改了个那么难听的名字,当我遇到李桂林知青时,我也常用李板车姐姐来称呼她,直到喊了李板车姐姐很久以后,有一次,我去问我的爸爸:

“爸爸,那个漂亮姐姐,你们怎么喊人家李板车呢?”

“江强,李姐姐,真名叫李桂林,她是从大城市来我们村当知青的,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很多不知道我们农村的农业工具名称,有一次,李姐姐参与我们转运粮食需要使用板车,我们就喊李姐姐去找个板车来使用,可李姐姐去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来板车,一是她确实不认识板车是什么样,二是她害羞不愿问旁人板车是何物,大家等了她半天,她都没有找来板车,延误了同组农民运送粮食,同组村民还被“队长”扣了“工分”。

这件事后,一提到李姐姐,村民就叫她“李板车”,李桂林叫“李板车”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听了我爸爸讲的这个故事,我终于知道李姐姐为什么被人们叫作“李板车”了。

漂亮姐姐“李板车”的这个绰号,可以说在村里人尽皆知。

从李板车这个事情来看,农村人文化虽然很少,但是给知青取“外号”称呼,还是很有“智慧”的。

由于有了知青叫“李板车”的故事,后面村民称呼其他知青“外号”时,我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