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
这座位于瑞士东北方的第二大城市,因为周边城镇很多逃避战火的大量难民涌入,居民人口从16.2万人一度膨胀到31万余人。
让这个原本宁静优美的山间城市,变得喧嚣和躁动起来。
奥地利帝国军队大兵压境,苏黎世城内很多富商及上流社会的有钱人纷纷出逃,这与瑞士联邦紧急委员会大力宣传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口号大相径庭。
到了5月底,前线战场形势日益恶化。
奥地利大军已进抵施陶芬和辛斯一线,在苏黎世的近郊形成三面合围之势,战争打的日趋血腥残酷。
每天都有大量受伤的瑞军官兵用马车拖回来,教堂和市政厅里都躺满了受伤的官兵。
那些在痛苦中死去的伤者,尸体就一具具的堆在门口,堆得像小山一样,甚至还有很多没有断气的重伤员。
一切都糟糕透了,仿若世界末日。
街道上
背着步枪的巡逻队每天在街上拉人,甚至会闯入居民家中,将躲藏起来的男性居民强行带走,无一例外地送上战场。
根据救国政府最新政策;
只要是男性无论年老年少,全都强制征召入,手里塞一把刀或者长枪就拉到战场上。
瑞士联邦紧急救国委员会主席施洛特贝格-格兰特经常在小广场发表演说,他两眼通红,顶着凌乱的花白头发大声疾呼;
“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最危险的时刻,平等,自由,民主社会面临着奥地利封建领主的疯狂进攻,当前形势岌岌可危。”
“战争需要动员每一个能够拿起枪的男人或者妇女走上前线,捍卫瑞士联邦的尊严,捍卫我们热爱的自由生活。”
“……
相信我先生们,女士们,我们的盟友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向危难中的瑞士联邦提供源源不断的帮助,但这需要时间。”
“苏黎世每坚持多一天,就多了一分希望。”
“坚强的瑞士永不屈服,我们可以高傲的战死,但绝不会卑微的屈服于封建领主的奴役。尤其是令人憎恶的“大魔王斐迪南”,他带来的只有无尽黑暗和毁灭……”
实际上
苏黎市现有的人口已经不足26万,随处可见的都是妇女老弱,几乎看不见男人身影,无论年长还是年少。
即便还有一些青壮年男人,也都躲了起来,避免沦为炮灰的悲惨命运。
如今的斐迪南军团也好,瑞士联邦紧急救国委员会也好,全都在无条件的强征男丁入伍,让他们在炮火连天的残酷战场上厮杀。
双方每天高达数千人的伤亡,大部分都是瑞士山民。
这样一個人丁单薄的山地国家,如何能够经受这样的战争摧残?
郊外,施陶芬地区战场
猛烈的炮火已经将施陶芬这个人口万余人的城镇大部分摧毁,城里熊熊燃烧的黑烟升腾,残破的瓦砾遍地。
这里到处倒卧的尸体,屋内的硝烟混杂着血腥味呛人欲呕,焦黑的城镇建筑断壁残垣。
斐迪南站在后方的高处,神色冷厉的看着第一师的官兵们手持滑膛步枪,沿着遍地瓦砾的建筑攻击前进。
在前方的建筑废墟中,身穿着五花八门衣服的瑞士山民不时显现出来,手上拿着滑膛枪射击。
“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
炙热的子弹如飞蝗般穿梭,双方都有士兵先后中弹倒下,战况相当焦灼。
第一师前方指挥官手一挥,就有一群手臂上绑着白布的瑞士山民们冲上去,用手中短刀长枪攻击躲藏在废墟后面的敌人。
这些就是斐迪南军团强征的瑞士山民,以50~80人为一队,名为“冲锋队”。全部配备冷兵器近身作战,所以伤亡较大。
他们的身后就有督战队,举凡不听从号令冲锋,瞻前顾后擅自撤退者,一律杀无赦。
在施陶芬地区战场
就配备了40~42个冲锋队,跟随在每个连队身后参加战斗。
瑞士人学的也很快,他们在精锐的火枪队身边也配备了冲锋队,所以在战场上是针尖对麦芒,杀的不可开交。
从清晨战到中午
在瑞军的拼死抵抗下,偌大的施陶芬城依然陷入焦灼状态,进攻取得的成效并不大。
斐迪南亲临第一线督战情况下,叛军方面依然能够顶住狂潮一样的全面进攻,这让第一师长冯-卡茵茨少将脸色很不好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