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前早朝广场,沸反盈天。

太子朱高炽狐疑的看了朱楠一眼。

今天王叔大为反常啊,以往他可不是这样!

说话办事分寸拿捏极好,可今天突然口出惊天之言。

更奇怪的是,父皇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奇也怪哉!

夏元吉伸出手指,气的哆哆嗦嗦指着朱楠。

“本部掌管户部多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未贪过国努一两银子。”

“安王你莫要血口喷人,本部何以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了?”

“呵呵!”朱楠冷冷一笑,“或许你夏元吉并不是,可附和群臣阻止下西洋!”

“你也是个老糊嘟蛋!”

“安王,你!”夏元吉这位永乐老臣,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你们说下西洋是误国误民之举!”

“那本王就问你们,永乐一朝,北伐蒙古,南征脚趾。”

“经略哈密,贵州建省,迁都北平,疏通运河,修编永乐大典。”

“再加此前的六下西洋,种种诸事,桩桩件件!”

“可曾花过国库一分钱?”

“而这些钱都是哪里来的,不都是下西洋挣来的!”

以的事,哪一件都是耗费巨大。

当年隋炀帝杨广,光疏运河,北征高丽,都把自己给玩没了。

而这些事,朱棣全干成了!

可见,下西洋,归根到底是挣钱的。

而且,是挣大钱!

而这些,都是历史记录的。

英宗实录中记载:“永乐年间屡下西洋,收买黄金珍珠宝石诸物,国用充足。”

“嘉靖实录记载: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迭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

后世曾经做过统计,大明永乐年间下西洋运动,所挣到的收益,是宋元两代市舶司的十几倍。

不过,即使这样,永乐一朝所有官员都大为反对下西洋。

别人不清楚其中猫腻,朱楠可看的明明白白。

“夏元吉,本王当然知道你为何反对!”朱楠幽幽说道。

“无非是每次下西洋造船,民夫等事宜花费无数。”

“导致国库只出不进,入不敷出!”

“你身为户部尚书,当然极力反对再下西洋!”

“从公心来讲,的确没错!”

“可从大明国运来说,你就是坐井观天,眼界狭隘,丝毫没有长远目光!”

夏元吉闻言默然。

安王说的有错吗?

非但不错,反而完全正确。

他正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极力反对。

在朱楠来看,根源还是出在朱棣的身。

下西洋的确挣钱,可下西洋所有花费,几乎全都是国库出的。

可挣到的钱,几乎都进了朱棣的私人腰包。

虽然朱棣最后把这些钱,都拿出来补贴各种国家项目了。

可户部光进不出,能不生气,能不急眼?

他要是户部尚书,他也急?

就昨天晚,朱棣还舔着脸问他,为何百官反对下西洋。

朱楠一顿疯狂输出,将朱棣羞的差点掩面而逃了。

但凡你朱棣能给户部回回血,最起码夏元吉这种老臣,是绝不会反对。

可是,站在朱楠视角,夏元吉反对就是错!

就是耽误大明国运。

大航海时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攫取全世界利益,意味瓜分事假。

这是捉急火赶着做都嫌慢,你踏马还反对。

“至于说你们这些官员为何反对!”

“本王还是那句话,为了一己之私心!”

“以及自身之利益!”

这事其实也赖朱棣。

下南洋带回来的苏木,胡椒等香料。

朱棣都折成市场价,当俸禄发给官员。

这就是相当于你班,突然有一天,老板说,“兄弟们!”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不发工资了,大家去仓库中领点库存回家!”

这事,搁谁谁能答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