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入秋,可南疆这里的气候异常潮湿,天气也总是说变就变,经常有连绵的阴雨。
为了把抢收来的粮食好好保存,一有晴朗的好天气,士兵们便化身农民。
抢太阳似的,把粮食都搬出来晒干,以便长久保存。
那些花生、芝麻、甘薯、黑麦等等,满满当当的铺满了军营里的各处空地。
那日俘虏来的两三千看守粮田的士兵,便成了劳作的主力军。
这一日,岳裴和黄天朗站在高处俯瞰。
忙忙碌碌的战俘,正一筐一筐的把粮食从临时扩建的粮仓里搬出来翻晒。
“将军为何不处置这三千战俘,按照惯例,这三千人要发配千里之外才算安全。”
“七皇子有所不知,惯例是该如此,不过,要想彻底收复南疆,这三千人大有用处。”
“哦?”
“那日,贾靖贡献一策,我觉得甚是可行。”
“哦?又是贾靖!不知何计要留这三千俘虏有用。”
岳裴成竹在胸,嘴角轻提,悠悠说出二字:
“乡间!”
黄天朗听了满是疑惑:
“此话怎讲?”
见黄天朗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岳裴便将贾靖的计谋娓娓道来。
原来,贾靖不光献策抢收敌军的粮食。对于下一步的计划,贾靖也有特别部署。
鉴于南疆地区的特殊地形和当地百姓的特性,这三千俘虏并不急于发配远疆,而是安排他们在附近统一修建房屋,组建村落。
一开始,还需要派兵看守,谨防生事或逃跑。
山里的百姓,目前家里的的粮食最多能撑到过冬。
等到入冬,那里的百姓没了粮食,自然没办法生存。
这三千俘虏经过一个秋天,也能将房屋搭建得差不多了。
这些抢来的粮食,到时候再分配给这三千俘虏,各自储藏在他们搭建的房屋。
一入冬,便将这三千俘虏赤手空拳赶回南疆。
告知他们只要带着家人归降,便安置他们在自己搭建好的村庄生活,确保安祥。
一开始,这三千俘虏肯定归心似箭,可是当他们回到南疆,发现家里没了粮食,难以生存。
再想起自己在这里组建的村落,有屋又有粮,势必没有不愿意归降的。
如此一来,这三千俘虏再带各自家人,各自家人又各自有亲戚朋友。
一传十,十传百,弹尽粮绝的百姓肯定蜂拥而来。
听了岳裴的一番话,黄天朗心里好似打开了天窗。
又惊讶万分,不可置信如此绝妙的收复大计竟然是贾靖想出来的。
军营里,不打仗的日子,倒也稀松平常。
贾靖由于履次立得大功,早就在七皇子黄天朗的授意下,被岳裴将军直接升为副将。
虽然年纪和履历都非常轻,可是军营里面从到下,竟然没有一个不服气的。
毕竟贾靖的名声早已在军营内部传开:
那贾靖天生巨力,挥百斤大刀毫不费力...
那贾靖火眼金睛,轻松揪出奸细,截住军机不外泄......
那贾靖料事如神,不费吹灰之力,平定军中动乱......
那贾靖有勇有谋,千钧一发之计,救精锐小队于水火......
那贾靖谋略出众,收复南疆,指日可待......
......
越传越神乎。
这一日,天气阴沉,贾靖正四处转悠,看见大总管诸葛明有些愁眉不展。
连忙前查问缘由。
诸葛明眉头微皱,看着天色发愁的说道:
“我观天象,这几日有些异常,实属多年未见,只怕有反常。”
贾靖虽然看不懂天象,可眺望一下远方,确实有阴阴沉沉的一大片乌云。
原本清晰可见的山头,现在全都藏在云里朦朦胧胧完全看不清。
“看起来要下一场大雨啊。估计这几日都晒不了粮食了。”
“晒粮倒是其次,只怕雨太大,山涧的水溢到山下来就麻烦了,又要挖沟渠排水。”
听了诸葛明的话,贾靖心想,挖沟渠可又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
也不知道这天书,能不能知道接下来几日的天气。
心里一边想,一边翻开了天书询问:
“可知未来天气?”
只见天书不慌不忙的显示来一段段字来,贾靖定睛一看。
“嚯”
这天书好似天气预报似的,把未来七天的天气情况都一一显示了出来。
按天书所示,接下来的七天,天天有雨,而且都是大到暴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