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杨村的夜色总是迷人的,那浑厚高远的大山上空,幽暗的天空上,一轮明月银辉洒落,山村宁静悠远,如同遗落在世外的一颗玉石。
只是,这颗玉石蒙上了黄土。如果不是因为贫困,杨志远觉得,这里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养老之地。
正如会场上书记说的,不能只靠救济,只有自力更生,闯出一条出路,才能让上杨村不再贫穷,有美好的未来,才能让上杨村这颗玉石闪耀光彩。
月光皎洁,光影朦胧,杨志远一家人开始了忙碌,他和父亲将上午泡了石灰水的玉米芯捞了出来,找了几个大竹筛盛放控水。
随后杨志远又将另一批玉米芯放进缸内浸泡。因为缺少浸泡的容器,他只能是这样轮换着浸泡玉米芯,这样子操作,五层的木架所需的玉米芯需要分成两次,也就是4缸。
之所以要用石灰水浸透玉米芯,目的就是将蘑菇生长所需的玉米芯彻底杀菌,防止杂菌的生长,而这一步就是最关键的。
上午浸泡的玉米芯已经全部捞出,重新泡的也已完毕,杨志远将一个水桶擦干,并且从炕边的木箱里取出来了菌种,这些菌种他是下午就从空间里取出来放在家里的木箱的,就是防止别人看见难以说清。
菌种都是整条压成圆柱形,需要人工掰成碎块撒到玉米芯上。杨志远掰着这些菌种,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其实种植蘑菇很容易,方法很简单,只要一讲解,基本上都能种植,最主要的就是菌种的培育,再一个就是销售渠道。
菌种的培育,目前来说都是南方专家培育之后带来北方搞试点,北方的市场其实是一个空白。只是目前出于政策问题,许多人没有不敢想,也没敢做。而自己完全有能力在培育菌种这一块发挥优势,填补这个空白,分一口这个蛋糕。
杨志远一边掰着菌种,一边思考着。而另一边,母亲则按照志远说的,将上午泡过石灰水并且放在大竹筛上控水的玉米芯摸了摸,已经没有滴水了,于是她拿进窑洞内往架子上的木槽内开始摆放。她已经在上午和儿子聊天中知道了该怎么做,只是还不太熟悉,不过摆放片刻就很麻利了。
杨志远望了望母亲,提着掰碎的一桶菌种走了过去。
“妈,这玉米芯要压紧一点,一层玉米芯一层菌种,这些菌种我已经掰碎了,你撒上去就好了,薄薄一层撒均匀一些。”
“行,知道咧!”母亲回应了一声,然后开始照做。
父亲也没闲着,他又搬来石块将杨志远浸泡的两缸新的玉米芯压住,彻底泡进石灰水内。然后和母亲一起摆放玉米芯,撒菌种。
木架总共五层,每层40公分,木槽是15公分,留出来25公分的空间操作,这样操作虽然挤了些,但是空间并不大,还算是凑合,每层木槽里摆了4层玉米芯4层菌种,所以需要的时间还是挺长。
这种工作并不繁重,只是下面三层没办法站着,要弯着腰保持一个姿势,所以时间一久腰就受不了。
“妈,你歇一会儿,我来。”杨志远看着母亲腰都快直不起来了心疼的说。
“哎,老咧,这干点活都不行了。”母亲停了下来,顺势坐在木架边的炕上,用手捶打着腰。
“妈,您可不老,这活啊一直弯着腰,谁干都受不了。”杨志远笑了笑看着父亲又说:“不信你看我爸,他也累咧。”
“我咋嘞?别看我,干活。”父亲逞强的说着,可一直腰,却有一股钻心的痛,感觉整个腰都木了。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上午泡的两缸玉米芯已经用完了,5个多平方的空间的木架上完成了三层的菌种播撒种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