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很大,因为有的是房子。

所以,书房与其说是书房,倒不如说是一座别院。

自从穿越之后,因为要思考的、要整理的秘密太多,朱由检特意命人整理出了寝殿旁边的院落,作为书房使用。

说是整理,其实就是分出了不同的功能区,有左侧专门放书的阅览区,有中间练习书法、兼职私密会客的书法区,最主要的,就是右侧的冥想区。

和其余几个不同的是,冥想区只有两面墙是书架,一面是窗,另一面则是一面白墙。

半人高、与墙壁几乎等长的宣纸被悬挂在墙上,方便朱由检随时做思维导图,汇总想法,发散思维,找出待办事项的优先级。

“难!”

朱由检一手持笔,站在宣纸前,有些心烦,不自觉地伸出左手手指,挠挠鬓角的头发,实在是满是槽点,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起。

无论从昨晚的情况,还是历史的验证,只要他不作妖,安安稳稳等待皇帝驾崩,皇极殿的那个位置,肯定是属于他了。

年号还选崇祯。

只是,皇帝该怎么做?

无论前身后世,他别说做皇帝了,连百人以上的团队,都没管理过。

这世上最复杂的,是人心,最难填的,是欲望,最容易的,是嘴炮,最难做的,是一直走正确的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想来,大明的皇帝,只要赌桌上还有赌资,想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这个自由的吧。

从小到大的教育,首先提到的总是,要有理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科学思想的指引,不能盲目、一劳永逸,也不能盲从、随波逐流。

“帝国衰落原因”

持笔蘸饱了墨,朱由检在宣纸的最左侧,从上至下,写下了这样几个大字。

字形优美,风格飘逸,很明显,是下了很大苦功的。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

朱由检写上分支,用短直线相连。前身先是局限于皇宫,后是窝在王府,虽然屡次出门上街微服私访,考察民生,可是,看到的终究是有限。

人有了钱,才有更加强大的基础,国家有了钱,也才能支撑得起一系列的中兴计划。

发展才是硬道理,穷的叮当响,自然会没兵、没饷、变成向群臣借钱、丢了大脸的小丑皇帝。

利用符合国情的手段,搞活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是继位后的当务之急。

堂堂大明两京十三省,一年财政收入才几百万两白银,低的时候才一百多万,实在是匪夷所思。

且不说南宋如何,夺了大明江山的清王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王朝末期,一年还能收入六千万两。

相比之下,大明皇帝搞经济,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这是源自太祖皇帝小农思维的局限性,在秉承祖制之下,国家越发凋敝,官员越发富裕,百姓越发贫困。

天灾连连,人祸不断,要是他,他也反了。

只是,大明如今的境况,从历史来看,不适合雷厉风行的改革,若是盲目图新,很大几率会加速灭亡。

老子说过,治国如烹小鲜,小火慢炖,温水煮青蛙。

只有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获得了他们的支持,政策才会真正推行下去,才会有人愿意去真的执行。

“试点、户籍、厘金。”

朱由检在经济一项的后面,用簪花小楷写下了这样三点。

试点,是小火慢炖。

户籍,是解放人力,

厘金,是增加税源。

这些都是被历史证实成功过的方式方法。

只是,有一个问题:属于朱由检个人的武力保障。

发展经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障军事力量的强大,对外解决后金女真人的进攻态势,挽救日益衰颓的辽东;解决漠北蒙古林丹汗逃跑后的军事真空,对内,为经济温和改革做后盾,预防可能发生的叛乱。

作为未来的皇帝,名义上,他有很多人可以用,只是,力量过于分散,兵员招募自由,训练不统一,军饷不及时,甚至军队编制也不统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