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乘书大记:庚辰年秋八月,天格令,归州奇霞,新执降皎州。十月,厌人围桩于楼干。十二月,杨曲合吹,李羡起容成。
2000年九月二日
杉东晴岛皎州小涧村
学校外的小路上,一辆三轮车晃晃悠悠的走在夕阳下,车上爷孙两人有说有笑,怡然自得。
骑车的老人穿一件白色的汗衫,戴一顶草帽,黝黑的脸上一整个的祥和。看起来年逾花甲的老人身板依旧壮实挺拔,虽已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
小孙子大概有十岁左右的年纪,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正拿着一根小木棍一路戳打着路边的杂草。
秋高气爽。秋天的气味大类乡村清晨的炊烟,但是要清爽许多,小孙子坐在三轮车上仰望高天,有些兴奋的深吸一口气,然后向着太阳大声喊道:“再见!”
老人紧了紧车把,笑着责骂一声:“小宇,别犯登!”
被唤作小宇的小孩子不情愿地“哦”了一声,扭了扭身子,然后放下木棍,望着远处的油菜花田发呆。
三轮车吱吱呀呀的行走在刚刚铺过石子乡前小路上,转出柏油路,路过蘑菇棚,骑近油菜花田后,就能看见村前的信号塔了。
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村口的大喇叭播报完信息,正放着《红星照我去战斗,高高的信号塔矗立在村头,狭长的影子像是路标一样,直指向进村的小道。
每到这个时候,村头的桥边上就会聚起一群人,居闲的老人会从家里带出两三个板凳放在桥上,接完孩子的家长和下班回家的工人聚在一块,找个板凳悠然一坐。三两成群,东拉西扯,好不热闹。
北方清秋微寒,草木凋落,但是桥头的和乐景象却让这个肃杀的季节多了些欣欣然的热闹与期待。
石桥的正中间坐着一个奇怪的孩子。这个年纪大概在八九岁的小孩子总是在日头稍减的四五点钟时出门,搬着一个小板凳,到桥上一个一个的数着路过的行人。
村里人一开始也对这个总是和夕阳一同出现的奇怪小孩充满好奇。好问的老人们多方打听未果,只得寻其本源。循循善诱之下只得知这小孩姓于,现居邻村桃源,籍贯在南方。至于家室如何,生活光景等问题小孩子却是一概不答,只是面带微笑的看着来问之人。
这个小孩子的身上带着一种十分另类的从容气质,这种气质使得小孩的寡言不显木讷,反而有一种令人安逸的沉静。
渐渐的人们不再好奇,而是默认了这个小孩成为这座石桥风景的一部分。早早来到桥上的老人也会从家里带出些水果小吃,分给这个小孩,小孩不让也不接。
夕阳西下,坐在板凳上的乖巧小孩仿佛在守护落日。
载着爷孙二人的三轮车很快就到了石桥,大老远的,桥上的人就跟爷爷摆手打起了招呼:“老马,来坐坐耍耍!”
老人也笑着挥手答道:“刚接着孩子,回去吃饭去了。”
今天的桥上看着比往日要热闹些,桥下小河里一群小孩子正光着脚摸鱼,桥上也已经聚起了许多人:打牌的,下棋的,凑一起聊天的,还有一个身材高大的灰袍和尚,正站在人堆里看着两位老人下棋。
三轮车慢悠悠地走到桥的中间时,小宇向着人群瞄了一眼,正看见那个高大的灰袍和尚。
他满心好奇,一把甩下书包,不顾三轮车正在缓行的微弱惯性,直接从车上跳了下去。
伴随着车斗的“轰隆”声响,小宇以一个酷似蜘蛛侠的动作稳稳的落在了地上。
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神情有些骄傲,很明显他对自己的这次落地十分满意。
正在骑车的爷爷感受到了三轮车上传来的奇怪震感,赶紧按住刹车,他转头往后一看:三轮车后斗里哪还有自己孙子的身影。
从爷爷一脸无奈的表情来看,小宇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爷爷无奈将车子停在了桥边,然后对着桥上的小宇喊道:“早点回家吃饭!”
小宇应了声“哦”,对着爷爷摆了摆手,然后向着那个和尚走去。
这个时期的晴岛鱼龙混杂,骗子道士,乞丐和尚也比比皆是。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贫苦地方窜出来的。他们远离故土,游走于他乡村镇之间,胡言乱语,招摇撞骗也无非是混个温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