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位于长江之北,淮河之南,西濒运河,东临大海,自古便是繁华胜地。
隋炀帝时,凿大运河经行此地,两淮盐利甲天下。漕运和盐业,使扬州成为东南一大都会。
无数诗人词人提笔称颂其江南山水之胜景。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正值春夏之际,有只只游船画舫行水中,装饰华美,竞相在晨雾晓烟中穿梭往来。在城中闲游,游人如织,满城皆是丝竹管弦之声。
在清军入关之际,曾在江南开展了惨绝人寰的屠城,史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便是在此。后经康雍乾三朝,政局相对稳定,盐官盐商鳞集于此,扬州城缓过气来,重现往日繁华。
商业发达,市面繁华,官商生活穷奢极侈,更多歌楼妓馆。
所谓“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扬州城的风流刻进了骨子里。唐时杜牧有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据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四载,扬州人无论贵贱皆戴花,花院、花市、花会甚多,故四乡名花集焉。学乐而达到千家万户,不种田而改栽花,可见当时之奢靡。尤其是财力雄厚、附庸风雅的盐商们,不惜金钱,建筑园林,演奏戏曲,收藏书画古玩,乃至唱和宴集。
鹿鼎记的故事发生在康熙初年,扬州瘦西湖畔,青楼名妓汇集的“鸣玉坊”,而韦小宝所在的丽春院,便是鸣玉坊四大院子中的一家。
此时已是乾隆年间,那鸣玉坊非但没有倒闭,反倒越发兴盛起来,接连盘下了周边一条街的铺子,成了小小一座不夜城。
陈洛和霍青桐二人只身来此,都是第一次见到这般风流景象,不由得双双目瞪口呆。
这日正是夏日,方值傍晚,华灯初上,鸣玉坊的各家院子里已经点起花灯,阵阵丝竹之声里,偶尔传来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
霍青桐女扮男装,和陈洛一样作富家公子哥打扮,正自紧张地看着眼前这片灯红酒绿的风流场,手不自觉地拉着陈洛。
陈洛偷眼瞧了瞧她不知所措的样子,反手握住她的手,说道:“走吧,我们进去。”
霍青桐瞪眼道:“我真的也要进去吗?”
陈洛笑道:“来都来了,为何不进?难道你就放心我自己进去?”
霍青桐脸上一红,赌气道:“不行!我要盯着你,可别做出什么对不起喀丝丽的事情来。”
陈洛刮了刮她的鼻尖,道:“傻子,我既不会对不起她,也不会对不起你。”
霍青桐垂下头去,不再做声。
过了片刻,她把头凑到陈洛耳边,问道:“这些院子里面都做什么呀?”
陈洛正感到头大,不知如何回答时,他们已经走近,能听到院里猜枚行令、唱曲闹酒,当真是笙歌处处,一片升平景象。
一位老鸨上前,穿着大粉大绿的衣裳,脸上堆着厚厚的粉扑,却也能瞧出当年有几分姿色。
那老鸨上来叫住了二人,颇为亲热:“哎呦,那阵好风把您二位吹来了呀,咱们秋华院里的姑娘们呐,各个要模样有模样,要唱曲儿能唱曲儿,让我带两位公子去品鉴品鉴……哎哎,您老别急着走呀……”
陈洛一听得“秋华院”三字,兴致勃勃,正想进去一看究竟,但是却被旁边怒气冲冲的霍青桐一把扯走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