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三人来到天然居,天然居的老板为了引流,在门外两旁挂起一副联:“客天然居,居然天客”。
公孙策说,能对出下者,便可在天然居免费吃住三天。
说着脸洋溢着得意笑容,甚至还有一些无敌的寂寞之感,声称,三天过去了,至今没有人对出下联。
似是他这个庐州才子已无可匹。
包拯一看就是公孙策的手笔,乃是个回文联,出得也算精巧,但也绝不是绝对。
而且,在二十一世纪,这幅对联早已经烂大街,包拯现在可以随口对出下联。
不过,看公孙策难得找一点成就感,包拯就没拆他台,算是给他留点面子。
但站得高,往往也就摔得狠。
公孙策一秒才声称三日无人对出下联,下一秒阮文浩、向天问和张京便带着一群北方的仕子走了过来。
阮文浩一来便摆出一副戏谑的姿态,笑道:“一副浅显的联,也值得你们如此炫耀,果然是没见过什么世面。”
正在兴头的公孙策,被泼了一盆冷水,心中很是不快。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阮文浩等人是存心找茬来了。
刚才在贡院的时候,阮文浩被包拯一下联反击,将北方仕子比作是禽兽,南北双方就水火不容。
虽然崔明冲出面调节,但北方仕子依旧怀恨在心,正愁找不到机会泄愤,不想公孙策却以一副对联沾沾自喜。
阮文浩当下很是得意的取出一副卷轴,打开一开,面写着:“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众人见了,都拍手称号,对仗工整,下联相得益彰。
公孙策见状,也登时哑口无言。
阮文浩却得理不饶人,戏谑道:“我早说过,这里没有你们南方人的市场,劝你们还是找找卷铺盖回家,状元不是那么容易中的。”
说完,便哈哈大笑。原本就是北方仕子居多,众人登时你一言我一语,公孙策气得火冒三丈。
包拯作为穿越者,心知多言获利,不如默而不言,逞口舌之强,算不得什么,于是拉着公孙策离开了。
三人又辗转来到鲤跃居。
包拯去开房的时候,见楼梯墙壁却挂满了考生的名字,似乎是老板以此来押注应届状元。
就连包拯和公孙策的名字也在其中,不过却拍在了后面。
押注最多的人是阮文浩和张京,其次是宋祁。
包拯对这些到不在意,令他大跌眼镜也震惊的是,面竟然还有柳永。
“公孙策,你认识这个柳永吗?”
公孙策却没那回事一样,淡淡的道:“当然听说过了。此人乃是一代词宗,算是宋词的鼻祖了。你没听说,有烟火处皆有柳词。不过,此人现在差不多年近五旬了吧!”
“年近五旬,还参加科举?”
“这也不奇怪啊。当年柳永的试卷被人调换,一怒之下,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自称白衣卿相。这本是一句牢骚之词,后小人诬陷,说他诋毁科举,真宗下旨革除他科考的权利,让他填词为生。”
“柳永仕途无望,四处漂泊,却自称奉旨填词,极受秦楼楚馆欢迎。当今皇想必是听说了此人的名望,所以才允他参加科考。”
包拯对柳永的生平并不是很了解,只知他的词很出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能与苏轼、辛弃疾两个大文豪比肩。
听公孙策讲述之后,也不禁感慨。
没想到,词毁了柳永,也成就了柳永。
包拯也没有太在意这些,毕竟大宋朝人才济济,柳永也只能算是璀璨群星中的一颗。
有系统傍身,他自己才是天空那轮皓月。
“这位客观,你是要住店吧!”正思索见,鲤跃居老板忽然问道。
“是的,给我开两间房。”包拯说着,看了看楚楚。
“是这样的,我们这里有三种规格,天字号、地字号和人字号。”
“天字号五两银子、地字号三两银子,人字号一两半。我一看你的模样,就知道是应届的考生,我建议您呀,住天字号。所谓一步登天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