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隆说道:“还有这个大禹王,他也不是一个善茬,三过家门而不入,那就是做秀给人看的。而且是他让手下大力宣传才能使得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给做给尧或者舜看的,意思我禹可是战战兢兢的治水,对帝也是非常敬畏的,不敢因个人私情耽搁了工作。后来大禹治水成功后,更是将帝舜囚禁三年,夺了天下。而且在他晚年时,更是一边培植儿子启,另一边作秀禅让帝位给伯益。以至于他死后伯益被启夺了帝位。”
后世出土的竹书纪年,曰竹简记载的编年体史书,成书于战国时期。这东西范简也有,看记载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意思,并非属于儒家,也不是墨家,有可能是出在杂家、道家、兵家之手。
里面记载的上古三皇五帝,夏商周三朝的事件,跟传统的儒家思想相悖甚多。在书中,基本没有什么仁义道德,更没有什么禅让。
首先是舜,这位囚禁了尧,不让丹朱尧的次子,长子监明早死和帝尧见面,最后把尧杀死,夺得了帝位。之后,舜开始大肆的消灭尧的余党,并将其称为四凶,四凶之一就有大禹的父亲鲧崇伯国。
再者,大禹治水成功后,据夏地反抗舜的统治,最后将舜击败,将其流放到苍梧,舜则死在了苍梧。
接着就是大禹死后,启继位。伯益密谋夺位,反被后启杀死儒家则是认为大禹先是把帝位禅让给了伯益,是启夺伯益的帝位。
还有那个商朝的伊尹与黄帝、神农并称三圣人,商汤的丞相尹,官名,为丞相。此人能和黄帝、神农并称为圣人,人品自然是很好的。只可惜,在竹书纪年中,这位也曾杀商王自立,后来又被杀。
还有周朝那些事,首先是周文王的父亲季历被商王文丁太丁,子姓名托杀死,后来周文王和纣王发生了军事冲突,周文王兵败被俘,太史公则认为是崇侯虎古崇国后裔进谗言,致使纣王拘押了周文王。
国语周语、竹书纪年都称鲧为“崇伯鲧”,崇为上古时期的部落方国、邦国,在嵩山一带。吕氏春秋中的涂山氏看到大禹变黑熊,羞惭而逃,行到嵩山时变成了石头,大禹痛呼“归我子”,后启才破石而出。
嵩山为中岳,崇高这个词儿就来源于古崇国的嵩山。
从鲧开始,崇国一直存在到了商末。崇伯、崇侯都是对崇国国君的称呼。崇侯虎类似赵王偃、秦王政,崇侯国名虎的君主,在商末时,西伯侯姬昌觉得自己强大了,想要攻打商纣王,他要东进,必然要经过崇国。成皋关、荥阳关,就在嵩山和黄河的夹缝中,因黄河的暴虐狂野的性子,成皋关曾出现了好多名字,尤其是在明清中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中,成皋关就被称为虎牢关、汜水关。
或许关隘随着黄河水道的移动有所变化,但始终是一个地方,就是成皋,就在嵩山下,就是在古崇国,属于崇侯虎的地盘儿。
西伯侯姬昌不管他是什么原因要打伐商,从西岐东进,成皋关是必须要过的。在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西伯侯灭了崇国,并将都城迁到了丰邑周朝丰京,陕西鄠县。
国,这个词儿的本意就是城。一城一国,是夏商周时期的普遍现象,而造城的始祖就是鲧,崇伯鲧。或许帝尧说鲧负命毁族,说的就是鲧筑城不服尧的命令。如此说来,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国就是鲧建立的崇国了。而这个天下第一国则是被西伯侯姬昌灭掉的,毁在了崇侯虎之手。
崇侯虎做为亡国之君,在商纣王面前说西伯侯的坏话也有情可原,更何况他说的也并不假,那姬昌的确是有反叛之心。
史记和竹书纪年的差别,就是差在了著书者的主观意愿了,而表达的历史事件却是真的。太史公说纣王诏西伯侯入朝歌趁机将其拘押,这个是“无道”,也是太史公想要表达的意思。
竹书纪年说西伯侯和纣王发生了军事冲突,战败后被纣王俘虏,这个就是很正常了。
两相比较,还是竹书纪年更客观些,至少它没有挑拨读者感情。而太史公则不差点意思了,什么崇侯虎进谗言,纣王昏庸无故拘押周文王,这就是在挑拨读者的情绪,让人同情那个以下犯上的西伯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