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朗摸了摸手上的粗茧。

崇祯六年冬天,革左五营杀入湖广,到处杀人。他一路跑到了汉中,在洋县落下了脚,靠在村子里给人打短工过活。

他肯吃苦,挑粪、垒猪圈、割麦什么活都肯做,干起来从来都不惜力。柴朗知道,外地人要想在这等欺生的地方立足,也只有这样。

老杨头看上他勤劳,也想家里多个不用钱的长工,便把他招赘下来,在杨家住了起来。

如果有一分钱的奈何,柴朗是万万不肯当赘婿的。

当了赘婿,孩子就要跟媳妇姓,愧对爷娘祖宗。但是柴朗想活命,老丈人已经跟左邻右舍放出话去,若是自己不肯入赘,就要去衙门指证自己是流寇,要法办了自己。

杨家是出过侍郎的大族,柴朗不敢违逆老杨头,便硬着头皮娶了媳妇,在丈人家安顿了下来。

从此平日里活得甚至不如个佃户,家里有了肉是舅子先吃,地里有了活是柴朗先干。

不过日子总算是安稳了下来,经过这么多是是非非,柴朗也不想什么有的没的,这乱世纷纷,有口饭吃便好。

“爹爹说好,那我便去。”

柴朗低着头。

“唉,姑爷。”老杨头从怀里摸出一张纸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当乡兵是好事,不过咱们有几句丑话可要说在前头。”

“姑爷咱们都是一家人,那就不说两家话,这里有份字据还要让姑爷签了。”

柴朗抬起头,不明所以的看着老杨头。

“我不识得字的,什么字据,丈人让俺签,那俺就签了。”

柴朗正要伸出手去拿那张纸,老杨头却是伸手一拦。

“且慢,且慢啊。”老杨头咂了一口烟袋:“女婿,这是一张欠条。”

“啊?”柴朗看着老杨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欠下了这样一张欠条。

“倒也不是老汉多心,贤婿还是见谅咱一个。”老杨头笑眯眯地:“只是怕你日后入了乡兵,生了什么别样的心思,要争这五十多两银子,所以特意让你立个字据。”

老杨头点了点纸上面的字。

“这是俺托人写的,这上面写得分明,你欠我五十两银子,待日后回还,即便没有回还,凡我子孙不得诉讼争竞。”

柴朗看着那张密密麻麻写着字的纸,脑袋发晕。

“这就是个君子之约。”老杨依旧是笑眯眯的模样:“姑爷,你签了这个,我老汉也好心安,我实在是怕家里后来为这些钱打起来。”

“官人,签了吧。”媳妇在一旁捣着柴朗的肋骨:“你可别忘了,你的命都是我爹救的。”

柴朗看了看一脸微笑的丈人,又瞧了瞧那边神色冷漠地岳母,小舅子眼神却是直勾勾的,媳妇眼里则浑没有自己这个人,虽然是在看着自己,却像是在看着一件东西。

柴朗底下头,爹爹告诉过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丈人对自己虽然有时候的确有些过头,但救命之恩是大恩,更何况还有媳妇。

柴朗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菜刀,在自己左手手背上轻轻割了一刀,右手拇指蘸着鲜血在纸上重重的摁上了自己的手印。

“都听爹爹的。”柴朗舔了舔手背上的伤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