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香港大学的生活和探路

香港大学又称港岛大学或港大,被誉为亚洲的常青藤,1910年正式注册,几经波折才在1912年正式开学,应为当时西方国家争相在中国成立学校,以达到改变华人思想。

当年在广州和香港一些华人家族的努力下,当时的英国港督卢鸭同意了在香港开办大学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和其他列强竞争,让中国的精英人士更加的认同英国的理念,另一方面是对华人家族和势力的妥协,增加高级人才的培训。

国家贫弱,当年有远见的华人家族不会放过任何可能增强实力的机会,更何况是可以直接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

刚刚成立的香港大学无论是生源还是师资力量都很薄弱,第一届的毕业生仅有28人,还要算上五个荣誉毕业生。

可谓是人丁稀薄,很多人都不是很看好港大,包括哪些支持港岛大学简历的华人家族。

只要条件允许的,还是会将家族子弟送往欧洲留学,送往港大的学生除去一些非嫡系子弟外,还有很多家生子。

而且当时的港大教育也主要是理工技术为主,可以说培养的大多是技术性的人才。

无论是当时的港英政府还是华人家族,都有意将港大变成家族的中层人才培训学校。

这种情况,直到1948年,大量华人家族移居香港和中南亚,同时战后的欧洲各国都是处在混乱中,为了家族子弟的教育和培训,众多家族开始对香港的教育不惜血本的对港大进行投入。

这些有着多年传承的家族都知道教育和知识对家族的重要程度,从那时候起,香港大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

校园的教育环境得到改善,教育器材也快速度补充,很多的欧洲的大学教授被高薪聘请到港大任教。

生源更是增加了几十倍,众多家族的后辈子弟前往大学学习深造。

李鑫的爷爷也是在那一年带着李玉在香港安家。

作为传统的潮州商人,李鑫的爷爷深知在外同乡的重要性,通过以前的旧相识和关系加入了潮州商会。

并将大部分家财投到了房产和制药工厂上面。华人的力量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向香港的各个权利阶层渗透。

李武的公寓就在大学的校园里面,在边缘的位置。

原本这个位置的公寓楼房并不是在港大的校园里面,港大经过几次校园的扩建,逐渐向四周扩展,在几大商会的支持下,把周边的公寓和建筑囊括其中。

公寓内部虽然也是偏欧式的装修风格,不过在李鑫看来,这种风格有些类似后世的极简北欧风。

简单实用的家具,趋向于一色的室内装修,为数不多的几件装饰品还是墙上的地图和放在窗台上的植物。

公寓是半复式的,上部分是三间卧室,下半部分是半开方式的厨房和客厅。

三个房间中,李鑫的卧室已经被过来的女佣提前布置好了,另外两件,一件事叔叔李武的卧室,另外一间被李武改成了简易的化学实验室和书房的结合体。

平时李鑫会在校园里面溜达和锻炼身体,李武在最初几天之后,就对李鑫放羊了。

李鑫有时会在化学系听课,有时会跑到法学院旁听。

很多教授和学生也慢慢认识了这位住在校园内的天才儿童。

这也是李鑫故意造就的现象,这个年代还没有电话和传呼机,找人远没有后世方便。

校园里面乱转的李鑫就是要给人一个印象,喜欢乱转。

这样在以后外出时,有人找不到自己也就不那么让人怀疑,方便自己离开大学校园。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和观察。

李鑫觉得可以开始侦查行动了,家里女佣一般在周三和周日的下午过来打扫卫生和整理房间。

李武最近跟着导师沉迷在实验室之中,经常性的在实验室休息,或者深夜或者早上的回到公寓,沉迷于实验状态的李武对外界的事物不是很关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